|
![]() |
›新闻中心› 健康 › 查看内容 |
如果搜索「医生到底有多忙」,全网 16 万条结果中,绝大多数都是医生伴侣对医生职业的控诉; 如果搜索「医生到底有多穷」,全网 925 万条结果中,一半是医生对职业尊严的疑惑,还有一半是大众对「医生穷」的质疑。 搜索结果截图 在中国的医疗语境下,难找工作、薪资不高、职业倦怠、医患矛盾都是无法剥离的关键词。 为此,丁香人才针对全国各地各科室医务工作者展开了为期 1 个月的「求职就业调研」,以了解医务工作者当下的工作状态与流动情况,关注其职业发展。 医院招人和医生找工作一样困难 医院招聘的困境大致来自于不断增加的招聘规模与锐减的到岗比例之间的矛盾。 数据显示,较上年而言,医疗机构 2018 年计划招聘人数出现了不同比例的增长,而同时,却有大量医疗机构的到岗比例小于 40%。 「简历匹配度」,即求职者简历与岗位需求的契合程度,是医疗机构和医疗行业求职者同时面临的第一大问题。这也意味着,医疗机构对求职者的要求与求职者的期望及自我认知之间有着相对较大的「沟壑」。 正是这种非此即彼的「认知偏差」加剧了招聘与就业的矛盾,从而形成了招聘难、就业也难的现状。 每 5 名医生,就有 1 名想立刻跳槽 出人意料的是,在丁香人才《2018 医疗人才求职就业调研报告》中,47.3% 的医生并没有明确的职业规划,在原单位继续工作是他们的主要趋向。 同时,有 24.6% 的医生希望能读书深造,还有 18.4% 表示再也忍不下去,只想立刻跳槽,想彻底离开医疗行业的占 9.6%。 虽然比起 2017 年,医生的离职意愿看似有所降低,但细看数据后,我们可以发现,平均每 5 名医生,就有 1 名想立刻跳槽;每 10 名医生中,有 1 名想要脱离医疗行业,彻底转行。 转行情况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医疗卫生行业总体的吸引力情况。在选择直接转行的医务工作者中,巨大的工作量和工作压力成为了其离开医疗行业的首要因素,对收入的不满也起到了关键作用。 丁香人才《2018 医疗人才求职就业调研报告》 2018 年男医生平均月薪比女医生高 973 元 尽管中国医生的劳动强度要高于普通行业,但他们的收入并不算高。 据国家统计局报告,2017 年,全国平均年收入为 7.4 万元。而丁香园《2017 医生薪酬报告》中显示,医生的平均年收入为 9.6 万元,只比平均工资略高了一点。 同时,他们的期望年收入为 15.8 万元,是平均年收入的 1.6 倍。 但更令人心酸的是,分析发现,同条件下女医生的平均月薪比男医生低 973 元,而男护士的平均月薪是女护士的 1.3 倍。 丁香人才《2018 医疗人才求职就业调研报告》 而就在 2 月21日,人社部等九部门印发通知,要求在招聘时不得以性别为由限制妇女求职就业、拒绝录用妇女,不得询问妇女婚育情况,不得将妊娠测试作为入职体检项目,不得将限制生育作为录用条件,不得差别化地提高对妇女的录用标准。 从结婚到生产代价,女性的职场危机总是比男性来得更早更猛烈。在注重科学、理性的医疗行业也难逃职场性别歧视,作为一个社会议题,职场男女平等任重道远。 近八成医生因工作出现过心理问题 丁香园曾发布一篇题为《我不是累了,是燃烬了 | 中国医生职业耗竭现状》的文章,文内提到,超过三分之二的医生正在经历「职业耗竭」。 而在丁香人才本次针对 9,617 名医护群体的求职就业调研中,有 77.8% 表示因工作压力而出现过心理问题,这种心理问题直接引发了职业倦怠:情感衰竭、去人格化、低个人成就感。 同时,虽身为医疗工作者,在面对心理问题和职业倦怠时,他们仍习惯用「鸵鸟式」的心理疏导方式。在出现过心理问题的医护群体中,有 65.5% 曾想过求助,可只有 7.4% 真正求助过。 这样大规模的亚健康心理状态来自医生群体几近饱和的工作量。 在本次求职就业调研中,有 19.5% 的医疗工作者每月要上 8 天以上的夜班,这意味着他们每隔一天就要上一次夜班,而这些群体中自查出现过心理问题的占 86.5%。 《2018 医疗人才求职就业调研报告》 与此同时,还有 30.0% 的医护人员每周要加班 11 小时以上,其中一半每周至少加班 20 小时。也就是说,以每周休 2 天为例,15.0% 的医护人员完全没有休息天。 可以说,医疗工作者的工作状态是:长时间开机待命、36小时 on call 。在这样强压状态下,医生的心理健康更需要得到重视。 没遇到过医患纠纷的医生不到 6% 2018 年 10 月 1 日,《医疗纠纷预防和处理条例》实施,将医患纠纷上升到法律层面,也为后续处理提供了部分制度保障。 2018 年 12 月 14 日,武汉大学中南医院一名医生被患者刺伤昏迷,舆论再一次将医患矛盾推向高潮。 调查显示,只有 5.9% 的医护没有遇到过医患纠纷。而亲身经历过医患纠纷的医生高达 39.3%,另外 54.8% 的医生曾目击同事的纠纷遭遇。外科和急诊科成医患矛盾高发区。 医患间的误解增加了医患纠纷的发生概率,而院方的态度则直接影响了医务工作者在面对纠纷时的态度。 尽管近年来,国家对医闹的限制越来越严格,整体医疗环境在逐步改善,但保护自己已成医生的潜意识。 漫漫从医路,道阻且长。「干得多,挣得少,幸福指数低」是大多数中国医生的现状,而如履薄冰、你死我亡式的医患关系更增加了医生的压力和工作成本。 或许,医疗行业不仅需要热血和坚持,还需要用之不竭的「英雄主义」。 题图来源:站酷海洛 来源网址:http://www.yidianzixun.com/home?page=article&id=0LULtwfg |
关于我们 | 服务范围 | 投稿邮箱:3105884314@qq.com |
锦绣四川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自律公约》 | 《网络信息服务信用承诺书》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