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新闻中心› 要闻 › 查看内容 |
新华网 金佳绪 【学习进行时】近日,习近平主席复信美国伊利诺伊州北奈尔斯高中学生,勉励同学们为增进中美人民友谊作出贡献。这是今年习近平第3次给外国友人回信。在这些回信中,习近平都谈到了哪些话题?新华社《学习进行时》原创品牌栏目“讲习所”为您梳理解读。 “青年一代是中美友好的未来。”“欢迎你们有机会来中国看看。” 近日,习近平主席复信美国伊利诺伊州北奈尔斯高中学生,勉励同学们为增进中美人民友谊作出贡献。这是今年习近平第3次给外国友人回信。 鸿雁传书,真情互动蕴厚意 进入2019年才3个多月,习近平就先后给来自不同国家的外国友人回了3封信。回信里,习近平与他们真情互动,寄语频频。 北奈尔斯高中是美国伊利诺伊州一所公立学校,成立于1964年,自2008年起开设中文课程。该校中文班40多名学生用中文写信给习近平,询问习近平的工作、生活情况和个人爱好,表示他们正在学习中文,喜爱中国的语言文字、音乐和中餐,希望有机会到中国参观访问。 “我从信中感受到你们对中文的爱好和对中华文化的兴趣。”在给同学们的回信里,习近平表示“学习中文可以更好了解中国”,鼓励他们珍惜韶华、努力学习。 3月中下旬,习近平应邀访问欧洲三国。在对意大利进行国事访问之际,意大利罗马国立住读学校校长雷亚莱和8名高中学生致信习近平,表达了对习近平来访的热切期盼和从事中意友好事业的良好意愿。 3月17日,习近平给该校师生回信说,“看到同学们能用流畅的中文表达自己的所思所想,我很高兴”,高度认可师生通过孔子课堂项目有机会近距离了解中国,看到了世界的广阔与多元文化的价值,“这是你们通过学习实践得来的收获”。 潘维廉,美国人,1988年起在厦门大学任教,是第一个定居厦门的外国人、福建省第一位外籍永久居民。2018年底,潘维廉出版新书,从一个长期在华生活的外国人的独特视角,记录和展现了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和中国的伟大变革。新书首发式后,潘维廉给习近平写了一封信,随信寄赠了这本书。 2月1日,习近平给潘维廉教授回信,祝贺新书出版。“你在厦门大学任教30年,把人生的宝贵时光献给了中国的教育事业,这份浓浓的厦门情、中国情,让我很感动。”信中,习近平对他表达真诚谢意,并表示“我相信,你将会见证一个更加繁荣进步、幸福美好的中国,一个更多造福世界和人类的中国,你笔下的中国故事也一定会更精彩”。 一封封回信,传真情,蕴厚意。 越洋对话,风趣“平语”抵人心 习近平语言风格一个很鲜明的特点在于善于用贴近民众的语言,用平实风趣的聊天式、谈心式语气直抵人心。 品读习近平今年给外国友人的回信,这一特点格外明显。 北奈尔斯高中学生:“我们喜欢说‘太棒了’、‘我爱你’、‘朋友’、‘加油’……”“您喜欢您的工作吗?您的工作累不累?” 习近平:“我的工作是为人民服务,很累,但很愉快。”“你们的汉语书写工整、用词规范,‘太棒了’!我希望你们继续‘加油’,在中文学习上取得更大进步。” 在这段“越洋对话”里,习近平一一耐心回复同学们的问题,勉励他们努力学习,欢迎他们“有机会来中国看看”。 学习、生活、梦想,这些是世界各国年轻人都要共同面临的“青春关键词”。“青春总是与梦想相伴而行。”在给意大利罗马国立住读学校师生回信中,习近平祝愿即将迈入大学校园的同学们“青春正好、不负韶华,都能成就梦想”,并真挚表示“欢迎你们来华学习和工作,希望中国也能成为你们的圆梦之地”。 在给外籍教授潘维廉回信时,正值农历新年,习近平在回信里给他拜年,祝他全家“福安”、 一生“长乐”。习近平这句巧妙嵌入两个福建地名的新春祝福语,也在网络上流行起来,成为福建当地拜年最新的流行语。 回信中“唠家常”的习近平,与收信人平等相交、推心置腹。“平易近人、和蔼可亲”,这是外国友人对习近平复信的评价,也是他独特语言风格和人格魅力的集中体现。 一脉相承,心心相印促沟通 “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民相亲在于心相通。”习近平身体力行。 在给美国伊利诺伊州北奈尔斯高中学生的回信中,习近平表示青年一代是中美友好的未来,勉励同学们为增进中美人民友谊作出贡献。 在给意大利罗马国立住读学校师生回信中,习近平对他们立志促进中意青年思想对话和文化交流,促进中意人民友谊表示十分赞赏,勉励他们做新时代中意文化交流的使者,“做新时代的马可·波罗”。 给潘维廉教授的回信中,习近平为他“浓浓的厦门情、中国情”而感动,对他热情地为厦门、福建代言,向世界讲述真实的中国故事表示“很赞赏”。 促进民心相通,是习近平一以贯之的主张。这一主张与2018年他给参加“一带一路”青年创意与遗产论坛的青年代表的回信一脉相承:“希望你们加强文化交流、心灵沟通,继续关注并积极参与共建‘一带一路’,支持中非团结合作,同26亿中非人民一道,为传承中非传统友谊作出贡献,为携手打造更加紧密的中非命运共同体、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自己的努力。” |
关于我们 | 服务范围 | 投稿邮箱:3105884314@qq.com |
锦绣四川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自律公约》 | 《网络信息服务信用承诺书》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