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新闻中心› 要闻 › 查看内容 |
成博 四川在线记者 肖姗姗 农历八月十五,是中华民族传统的中秋佳节,阖家团圆日; 阳历十月一日,是国庆节,举国同庆时。 2020年,中秋与国庆正好同天,双节同庆。为期八天的长假里,大家终于可以放慢节奏,在闲暇的时光中阅读一本好书。小编精选了10部适合在这个假期里阅读的好书,包括了文学名家的著作、畅想未来的佳篇、反思历史的经典……在这个中秋、国庆双佳节里,让我们用阅读来感受文学的魅力吧! 1.《云游》
作者:[波兰]奥尔加·托卡尔丘克,于是译 出版社:四川人民出版社 《云游》是一部星群小说,用托卡尔丘克自己的话说,“星群组合,而非定序排列,蕴含了真相。”是一部源于候诊室的书,作者找医生验血,候诊时突然意识到对自己的身体几乎没有认识。然后研究开始了,作者甚至为此一整年在阿姆斯特丹研究解剖学。是一部由116个或长或短章节组成的长篇小说,一部兼具组诗与史诗特质的奇妙作品。围绕两个不断交织的主题——旅行和人体保存——虚构的故事、发生过的真事、思想性的片段,一圈圈地排布,身体、旅行、飞行及运动的隐喻性和形而上等问题,随着人的身体在世界中的运动这个主线而展开。 2.《狗孩格拉》
作者:阿来 出版社:四川文艺出版社 《狗孩格拉》是茅盾文学奖得主阿来的首部长篇少年小说。小说分为上下两部:上部“少年格拉”,下部“随风飘散”,小说描写了格拉母亲如何来到机村,格拉出生、童年趣事、纯真友谊、遭受诬陷以及格拉之死的生命历程,展现了这对母子的苦难生活、生命韧性以及机村人的世俗观念和人情冷暖。小说以写实风格为主,情节构设带有一定的魔幻色彩,灵动诗意的叙述中又满含对生命苦难的悲悯。在将于10月拉开帷幕的第25届釜山国际电影节中,根据《狗孩格拉》改变,由旦真旺甲执导,才让卓玛、索朗旺姆与更登彭措主演的藏语电影《随风飘散》成功入选,并将在电影界首映。 3. 《未来生活简史》
作者:[以色列]罗伊·泽扎纳,寇莹莹译 出版社:四川人民出版社 正在发生的三场科技革命将改变人类的工作、生活和思维方式,甚至在未来重新定义人类。它们分别是:使个人掌握设计和制造各种材料和物品的能力的个性化制造革命、使计算机开始模仿人类的部分语言和思维能力的智能革命和使人类赢得了对其他物种及自身的生物控制力,并开始施加影响,让世界变得更健康、更睿智、更美好的生物革命。 本书预测三场科技革命在未来生活场景的应用,以及它们可能给人类带来的威胁。人类又该持怎样的价值观对待和利用科技赋予我们的力量,和平、包容、对话的方式是否能带领人类走向最终目标? 4. 《寻找中国之美:少年双城记》
作者:傅国涌 出版社:天地出版社 《寻找中国之美:少年双城记》分为北京教育文化之旅和南京寻梦之旅两部分。傅国涌先生带领学生亲临长城、红楼、未名湖、清华园、植物园、圆明园、颐和园、秦淮河、台城、石头城等具有深厚文化积淀的著名景点,现场感受这些景区的历史、文化与景色之美;并与蔡元培、胡适、王国维、曹雪芹、梁启超、鲁迅、陶行知、赛珍珠等对话,分享大师们背后鲜为人知的经历与故事,以及他们的人生沉浮、命运遭际与精神品格。从波光塔影的未名湖,到废墟沧桑的圆明园,从烟笼十里堤的台城,到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大先生傅国涌与小童子们游学万里,寻觅历史洪流中遗失的文化与大美。 5. 《不断裂的文明史:对中国国家认同的五千年考古学解读》 作者:刘庆祝 出版社:四川人民出版社 本书是由著名考古学家刘庆柱先生创作的考古学、史学读物。就世界史范围而言,中华民族是唯一有着“五千年不断裂文明史”的民族。作者以考古遗迹、文物为切口,通过对文明的几大要素——都城、陵墓、礼制建筑与礼器、文字的耙梳,以及对国宝、遗迹的展示,全景式展现中华五千年不断裂文明,以及不同时期、不同族属建立的不同王朝,对中华民族一致的国家认同。 本书采用回溯式写法,由近及远、从已知到未知地讲解,从身边常见的四合院、可游览参观的故宫等,一一探寻其历史源头,回望中华文明之根。近500幅插图、通俗易懂的行文,“全息”呈现5000年绵延不断的中华文明。 6. 《赵宋:十八帝王的家国天下与真实人生》
作者:游彪 出版社:天地出版社 《赵宋》是一部面向大众读者的宋史通俗读物,作者以宋朝从开国到灭亡的18位皇帝的生平及其经历的历史大事件为线索,串联起从陈桥兵变到崖山之战的宋朝三百年历史风云:北宋建政初期的“祖宗之法”如何影响整个宋朝的政治走向,形成重文轻武的传统?王安石变法及围绕对变法的态度形成的持续数朝的新旧党政是怎样发展的?面对北方军事强敌辽国、西夏和金国,宋朝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采取的不同的和战策略,造成了怎样的后果?南迁后的南宋朝廷怎样巩固偏安一隅的格局? 7. 《大河三部曲》
作者:李劼人 出版社:四川文艺出版社 李劼人的“大河三部曲”包括《死水微澜》《暴风雨前》《大波(上下册)》,是全景式描绘辛亥革命前地方社会生活的鸿篇巨制。《死水微澜》塑造了蔡大嫂、罗歪嘴、顾天成、刘三金等“市民阶层”群像,反映出在中国近代历史巨变中,底层百姓的社会心理和传统道德观念的深刻变化。《暴风雨前》反映了革命思潮风起云涌的时代洪流中普通人的生活和选择,描绘了四川保路运动产生的根源。《大波》采用中华书局1937年版权威版本,描写了保路运动由请愿发展为武装反抗的经过,涉及事件纷繁,人物众多。 这套“大河三部曲”由李劼人研究专家精编精校,内含李劼人珍贵旧照、民国初版书影、书稿手写稿,以及鲜少披露的李劼人亲笔自传、个人简历,具有很高的史料收藏价值。 8. 《存在的瞬间:伍尔夫读书随笔》
作者:[英]弗吉尼亚·伍尔夫,刘文荣译 出版社:四川文艺出版社 《存在的瞬间:伍尔夫读书随笔》选自英国女作家弗吉尼亚·伍尔夫的八部散文集,即《普通读者》《普通读者二集》《飞蛾之死》《瞬间集》《船长临终时》《花岗岩与彩虹》和《书与画像》,多为伍尔夫的读书心得和感想。本书主要内容包括怎样读书,书和女性生活有何关系,书和人生有何关系,如何看待名家名作,如何评价当代文学等。伍尔夫在探讨以上问题时提到:“关于读书,一个人可以对别人提出的唯一指导就是不必听什么指导,你只要凭自己的天性、凭自己的头脑得出自己的结论就可以了。”因此她的读书随笔中多为个人体会,提出的读书意见也较为中肯,读来轻松却又多有收获。 9. 《汉娜的重庆》
作者:[德]傅安娜,海娆译 出版社:四川文艺出版社 这是一部自传式回忆录。作者傅安娜作为当年德国驻华领事的女儿,见证并亲历了重庆从1942年到1952年的历史风云。 这本书从一个小女孩的视角出发,记录了大时代背景下,她在重庆的童年及少女阶段的生活。既有对城乡生活场景的描写,也有对两江三岸市容的刻画,还有对在渝外国人生活工作的多方叙述,也包括对她的父母的异国婚姻生活的记录,对她父亲在特殊的身份中挣扎的观察。更重要的是,这本书以白描的方式记录了日本大轰炸对重庆城区和人民造成的巨大灾难,也颂扬了中国人英勇不屈的民族精神。 10. 《近代书林品藻录》
作者:王家葵 出版社:四川文艺出版社 《近代书法林品藻录》是书法名家王家葵先生书法评论作品,以司空图《诗品》为纲目,选出一百二十位1900-1999年间去世的书法家,根据其书法风格,人物性格,职业特点,归为二十四品,每品五人,前有小段序言,叙说甄选其人原由,及对此类特点的说明。接下来,每位书法家单独占一条目,每一条目由开篇、正文、图片三部分组成。开篇采用浅显文言,每一人物之末以“赞”总结;正文则用白话写成,文辞直白,观点鲜明,其内容或研究艺术流派,或介绍作品背景,或谈论相关掌故,但所有内容都与图片呼应;所选书法图例,来源慎重,首先排斥有争议或疑伪的作品,是作者精心选择的代表作。 |
关于我们 | 服务范围 | 投稿邮箱:3105884314@qq.com |
锦绣四川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自律公约》 | 《网络信息服务信用承诺书》 |
![]() |